Your Soul Room
靈魂工作室
22 results found for ""
- 關於冥想
堅持冥想近半年,想開始紀錄一下過程和變化。 冥想中最能感受自己內在的情緒,好像前兩天被胃痛困擾,根本靜不下心來冥想。心情煩燥不安時,眼皮會不自控地跳動,連好好閉上雙眼也不容易。 到目前為止,我常用的冥想法有三種,都是經過參考前輩的經驗和自己摸索得出的: 數息法:最初由100數至1,後來由1數至100。一呼一吸為一個數字。初練時,每數一個數字,頭腦自然出現該數字的圖像,我有時把它想像成懸浮在半空的數字,吸氣時出現,呼氣時消散。有時數字會出現在沙灘上,呼氣時被拍岸的海上沖走。這個數息法的好處是,初學者有時難以用專注呼吸來摒除雜念,但數息再加圖像就令腦袋很難再有空隙去想這想那。壞處是,太多的想像有時令大腦難以完全放鬆,畢竟數數字也要一點意識。 運用夏威夷心靈療癒法--"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 四句祈禱語:謝謝你、我原諒你、對不起、我愛你。這四句真言可清理體內的負面情緒,達到釋放和寬恕的作用 (詳見<零極限>)。我的做法是,在冥想之中想像內在小孩,為他命名,然後對他說出那四句祈禱語。這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冥想方法,連結內在自我,也能觀想別的對象,例如某一位你想療癒的親人或朋友,甚至是關係不好的人。概括地說,底層原理是釋放情緒糾纏,放下對人、事、物的種種執念,達至身心靈平衡。 觀想法:想像自己成為一個能量容器,吸氣時龐大的宇宙能量從心輪(或頂輪, 方便自己想像便可)流入,能量化作水晶,進入松果體,然後灌溉全身,全身滿佈光芒。這種想像應該說是比較進階的一種,因為初學者一般較難持續長時間觀想同一畫面而不被雜念所擾。不過,一旦練成,相信是一種極具療癒效果的方法。 至於冥想時間的長短,那是靠持續鍛煉吧。由起初的十分鐘被鬧錶震醒,到後來用數息法1-100 三次 (約25分鐘),到現在數息300下之後,意猶未盡,觀想變色的松果體吸取宇宙能量,共冥想了約45分鐘,算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 抄書~無量之網
主動創造的20個關鍵 關鍵1:無量之網是宇宙的容器,是連接萬有的橋梁,是反映我們創造之物的鏡子。 關鍵2:世界上的一切都相互關聯。 關鍵3:要啟動宇宙這股力量,我們必須視自己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而非獨立於它之外。 關鍵4:一旦某些物體曾為一體,不論以後是否保持一體,它們都將永遠相連。 關鍵5:集中意識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的行為。意識正在進行創造! 關鍵6:我們擁有的能力,足以成就我們想要的所有改變! 關鍵7:意識的焦點造就了這個世界的現實。 關鍵8:僅僅聲稱我們選擇了一個新的現實,這還遠遠不夠! 關鍵9:情緒感覺是可以與無量之網對話的語言。要感覺到你的目標已經達成,祈禱已經得到回應。 關鍵10:並非任何感受都可以像那些不自我、不評判的感受一樣進行創造。 關鍵11:我們必須將自己在生活中選擇的事情確實當作自己的整個世界來看待。 關鍵12:我們不受今日的物理法則的制約。 關鍵13:在全息“物體”之中,每個部分都映照著這個物體的全部。 關鍵14:這種連接一切的意識全息圖,在我們期許與祈禱的瞬間,已存在於我們所渴望的結果中了。 關鍵15:通過意識全息圖,我們生命中的微小變化都能映射到整個世界中去。 關鍵16:在意識中“啟動”改變的最少人數等於總人數的平方根。 關鍵17:無量之網會像鏡子那樣,反映出我們在信念中創造的關系世界。 關鍵18:“負面”經驗的根源歸結為三種普遍存在的恐懼(或其組合):被拋棄、貶低自我和缺乏信任。 關鍵19:最真實的信念都映照在最親密的人際關系之中。 關鍵20:選擇在這世上體驗什麽,我們就必須成為什麽。
- 感恩日記3
感恩有自家制的雲吞吃,美味! 感恩有媽媽織的溫暖牌背心 感恩首次舉辦的“情感樹洞”反應湧躍 感恩能遇見斑爛的昆蟲“龍眼雞”
- 允許一切的發生
詩人巴啞啞的一首詩允許亂,允許幸運發生的同時,一些意外的光臨。允許一事無成,允許無緣無故的哀傷,允許一個人只是一個普通人。
- 關於感恩這件事
典藉中有關感恩的論述: 《聖經·馬太福音》: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古蘭經》: “妳們的主曾宣佈說:‘如果妳們感謝,我誓必對妳們恩上加恩;如果妳們忘恩負義,那麽,我的刑罰確是嚴厲的’。” 聖人們的教誨: 穆罕默德說:對所獲得的心懷感恩,能庇佑妳的生活維持長久的富足。 佛曰:妳唯有學會感恩、惜福。 老子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奎師那說:對所遭遇的欣然接受。 大衛王曾發出對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感恩之詞。 耶穌在每一次顯聖之前必先表示謝意。 感恩的"科學性": 思維是具有創造性的能量。 “物以類聚”的吸引力法則能讓生物體的細胞聚合成形,保證了物體的現實存在。如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你內在的思想和感受,散發出能量,從而吸引與之同頻和匹配的人、事、物。其原理如同磁鐵吸引金屬。因此的感恩之情,吸引更多你所吸引感恩的物質。 牛頓發現宇宙運動的基本法則,其中一條這樣說道: 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這個定律,同樣適用於感恩這個概念:每一個施與的感恩力,都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獲得。 “清晨起身,感謝晨曦,感謝妳的生命和力量,感謝盤中的食物和生活的美好。假若妳找不出感恩的理由,那麽責任全在於妳自己。” 特庫姆塞(1768—1813)
- 樹木的星球
心輪為綠色,是釋放愛的脈輪。 今天在開車的路上,對沿途的綠色大樹小樹特別有感覺。據說有一些星球的智慧靈魂是樹,它們靠光為養料,沒有猿猴類智慧生物的爭奪、角逐的天性,所以比地球進化得快很多。 樹木不競爭,它們沒有對生命有盡頭的幻覺,枯萎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只換一種形式的存在。花朵不爭艷,玫瑰、牡丹、水仙、百合,各 適其式,各自美麗。花草樹木沒有耗費能量在攀比之上,它們懂得萬物本為一體,外相只是其中一種生命顯化模式。在天地之 間,它們什麼都不缺,本自具足,無所畏懼。 向草木花卉學習。
- 抄書:與神對話
完美的愛之於感受,正如完美的白之於顏色。許多人以為白就是顏色的缺席。但它並非如此。它包括了所有的顏色。所有其他顏色調和了就是白。 同樣地,愛亦非某種情感(怨憎、憤怒、色欲、妒忌、貪婪)的缺席,而是所有情感的總和。它是總和。它是乘積。它是一切。 因而,為了經驗到完美的愛,靈魂必須經驗每種人類的情感。 很明顯,假如沒有東西可以選擇,靈魂就不可能成為任何東西。靈魂若要經驗它的美好,就必須認識美好是什麽。如果除了美好別無所有,那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靈魂意識到,美好唯獨存在於非美好的空間里。因此靈魂對非美好從不埋怨,而是祝福——它明白這是其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若要另一部分顯露,這部分就必須存在。